发黄的护眼模式是个大骗局:为什么你拉满护眼模式仍会头晕眼涩?蓝光被污蔑了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三星s24r356fzc 小米pro 发黄的护眼模式是个大骗局:为什么你拉满护眼模式仍会头晕眼涩?蓝光被污蔑了

发黄的护眼模式是个大骗局:为什么你拉满护眼模式仍会头晕眼涩?蓝光被污蔑了

2024-01-20 07:1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起因:

2018年左右,国内外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反应新的手机、笔记本、显示器屏幕头晕眼胀的人,而我就是其中之一。

于是从那时候开始,我便踏上了屏幕研究之路。

探索:

我前前后后试了几十 甚至上百台手机、笔记本屏、显示器、电视等,反复的查找评测,发帖问人,查数据,加群问人, 总结原因,辨证。

我发现很多网上广为传播的理论都是错的

短波蓝光的危害性因为三星推OLED屏被刻意放大了,实质并没有那么夸张。

PWM频闪有损害,但不能光看波动频率,还需要看波动深度。但只要是pwm调光,再高频闪(如P50Pro),观看时间长了依然会有持续损害(眼干等)

正负液晶有舒适度差距,但是不是真正的根本原因。

那么,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

为什么说短波蓝光的危害被三星夸大了

图为自然光光谱

人生存在地球上数亿年,经过迭代进化下来的我们,最适应的光一定是自然光。

上图为自然光光谱,可以看到自然光的光谱是非常平缓均匀的,看了这么久自然光,你有被太阳光里如此多的短波蓝光波段弄得已经废了嘛?没有。

这里就引入一句话:抛开计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

在此基础上我再修改一下:抛开比例谈毒性就是耍流氓

短波蓝光固然有害,但是在正常较为平均的光源比例下,它的伤害微乎其微。

为什么说PWM调光的危害要分开看

这里再引入自然光作为样本进行分析,自然光会闪嘛,明显是不会的。

不同人的人的视神经对频闪的感知明显是有差异

目前有个行业相对认可的标准:SVM系数,但此标准无法通用在不同人身上。

但是在同一个人身上,SVM系数越低,它一般来说会更舒适。

目前我群内有大约40+人,荣耀60Pro Magic3等使用的1920hz高频PWM调光经过我群内敏感人群的测试,并没有到我们的视神经感知上限。

15000HZ pwm调光的MacBook Pro miniled,70000HZ的XDR,目前我们还没有条件去测试。

频闪在没有达到该人视神经感知上限前,SVM系数越低舒适度越高,但观看时间长了仍会造成损伤

为什么说正负液晶不是影响屏幕舒适度的根本原因

之前我的护眼理论一直停滞于正液晶负液晶非常久,但是我一直在思考,液晶本身又不会发光,怎么会影响眼睛舒适度呢?

后来我看到了欧阳秋叶在微博发的各种设备屏幕光谱图,我从中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。

蓝光不是根本原因,护眼模式无法让人眼部舒适,浓郁的颜色带来的三色光谱不均才是罪魁祸首。

小米平板5标准光谱小米平板5护眼模式光谱

如上为欧阳秋叶所发的小米平板5光谱,我当初看他测出小米平板5短波蓝光很低入手了该平板,但是我发现拉满护眼模式都依然不行,甚至很难受。

后来我看了看护眼模式的光谱,我发现蓝光是降下去了,红光快冲破天了。

而太阳光的光谱是明显没有这么凸出的

问题会不会是因为红光呢?

我开始调节屏幕色温,我把手上的所有屏幕色彩往绿色偏蓝的方向调整,调到屏幕看上去快绿的时候回一些。

我发现屏幕舒适了相当之多,屏幕那种明显的眩晕感 眼涩感已经没有了。

V30Pro的调整曲线

所以,其实使人眼睛难受的最根本原因,是屏幕显示颜色时光谱的极其不均导致的,而不是什么单纯的蓝光。

液晶背光的发光原理,注定了它无法发出自然光那样平缓均匀的光。目前不管是的miniled背光、一体背光、OLED,都无法发出均匀无明显波峰断层的光。

所以,要让三色光谱在显示白色时波峰尽量均匀无明显落差,这样显示的颜色才会对人眼友好。

那么有人就会提问了,既然我们这里调整的只是显示白色的光谱,且屏幕不可能像自然光一样波峰平缓。那显示红色 蓝色 绿色的时候,光谱岂不是又冲天了?

是的,所以说,我们要选择一些调色素雅一些的屏幕产品。比如OPPO VIVO 华为的部分机型开标准色彩,拒绝三星、小米、苹果部分iPad等这类调色异常浓郁的产品。

这也就是很多人为什么把屏幕色域缩到srgb模式,感觉更舒适的原因。

挑选建议与解决方法:

显示器 笔记本屏等,避开LG 三星屏的产品不是说LG 三星屏调不好,而是LG的高色域屏产品配的KSF背光普遍红光冲天,而且大多数显示厂家为了看上去效果好,都不会缩色域降光谱。三星在这品类出货大多数也是VA屏,就主打超高对比度浓郁色彩,普遍都会调的很浓。只是VA本身可视角度就差,开口率低,显的好像比IPS护眼,其实并没有。可以选择群创、京东方、夏普、松下的部分97%以上p3色域面板产品开srgb模式(看具体产品光谱),这几家的面板普遍不会拉的太艳丽。

手机、平板、电视等产品,首先能选DC调光的LCD屏一定要选DC调光的,非要选OLED尽量选高频PWM的,尽量不要选择LTPO屏幕(目前LTPO屏幕都没办法做到类DC调光)。色彩上现在普遍被三星的色彩风格带歪了,但是也有华OV(含荣耀 realme iqoo)的部分产品,在标准色彩模式下坚持比较素的调色风格。在此基础上把屏幕的光谱尽量调的均匀(当前的手机产品一般是往绿色偏蓝的地方调,以具体手机光谱为准)

抗反光处理,很多人喜欢镜面屏,喜欢LG 三星屏幕那种通透的感觉,以为那样是好的,其实不然。真正的专业级显示产品,没有任何一款使用镜面屏,或者把屏幕弄得看上去很透。使用松下的IPS Pro 面板产品,Apple XDR,各大厂高端专业显示产品都不会让屏幕看上去很透。因为通透度高的镜面屏,是会大量反射周围环境光的。上面自然光光谱也都看到了,自然光里短波蓝光等有害光比例并不低。屏幕太透,反光率高会把各种环境光反射到眼睛里。影响颜色精准度是一方面,伤眼才是最主要的。    尽量选择磨砂屏,如果像手机没有磨砂屏就贴磨砂膜,纯色的细磨砂就好。

总结:

从2018年后打算从小米6换到Mate20系列发现头晕后,我换了三星Note9 iPhone三代产品 魅族 红魔 努比亚 小米 红米 索尼 夏普等等一系列带屏电子产品,一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
我在网上搜索,有太多人和我一样深受屏幕伤眼之害的人。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,就是三星这个一直在用浓郁色彩牌推OLED的公司。低频PWM+超浓的色彩让太多人深受齐害,而不知道原因,还以为三星屏好。太多人看屏幕容易累眼,以为是自己看屏幕看久了导致的。我问了我周围认识的人,他们不是看浓郁低频OLED屏没反应,他们只是不知道是屏幕原因。

现在,2021年12月末,我将我这些年来所有的发现和总结公之于众。这篇文章我欢迎各界人士转载,只需署名,我想为大众的眼部健康做点贡献,不再被三星这类无良厂家为了推自己产品而肆意侵害消费者的眼睛。

日系液晶厂家,想做出三星这种屏幕非常轻松。松下的IPS Pro 双层液晶技术仍然是液晶行业显示翘楚,夏普的IGZO屏仍然是各大专业显示厂商的首选屏幕之一,2018年夏普推出的夏普zero所使用的OLED就已经达到了2400HZ PWM调光,至今没有其他厂家能在这个调光频率下把OLED效果做的比夏普好,甚至三星还卡在480HZ。

卖产品,要有良心,卖些真正对消费者体验好的产品。日系厂家哪怕玩广色域也是等离子这类护眼的广色域显示技术,也没有搞镜面屏猛拉色域饱和度等。

三星当道,日系衰退,台系陆系被韩系带的越来越偏。

劣币驱逐良币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